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研究
发布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10

朱春梅

  2022年7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指明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方向与路径,增强了坚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强大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文化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当前,高校强化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道德感、树立民族精神和国家信仰等方面,己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机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部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识略有不足,重视程度有待加强[2]

  首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普遍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有的高校理解和认识略有不足,他们突出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高校,甚至未开设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更多的是通过少数第二课堂活动去代替课程教学,忽视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且效果极差。其次,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书法、茶艺、国画鉴赏等与传统文化关联的选修模块课程,但课时量少、授课形式又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基本没有师生互动,这种“满堂灌”的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初衷及其应有的价值。最后,高校师资匮乏且尚未构建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一些高校存在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师教师缺乏或者教师不够“专”的状况,设计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更多的是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应试考试需要设置的,不成体系;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带有功利性心理,只要通过考查考试就好,这种情况导致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缺乏系统知识性的了解,容易形成知识认同障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更是难以传承下去。

  (二)传统思政课堂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造成学生认同障碍

  长期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常常以填鸭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且枯燥乏味,并且课堂内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参与程度不高,青年大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态度变得十分随意,即使这些年高校已经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中,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内涵,也很难短期内改变长期以来“思政课”无用的惯性思维,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及传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开展的现实路径

  (一)依托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载体,找准学生关注点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就必须要与时俱进,要学会占领大学生离不开的浩瀚的网络空间阵地,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因势利导,找准大学生关注点、兴趣点,在网络空间里通过沉浸式体验,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以及思政课的关注度和浓厚兴趣,进而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线上的优秀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进而强化红色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等内容;思政课教师可以围绕“四史”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抖音等网络平台向大学生展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影音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增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些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3]

  (二)探索和优化校内外交流与实践类教育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高校应该用课堂教学以外的社会实践、经验分享等学习交流手段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不断探索和优化校内外交流与实践类教育平台。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在校内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可以建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学生社团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在青年大学生中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宣传,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比如校园雕塑、校史馆、优秀校友展示墙、名人赋等软、硬环境元素都是具备浸润和教化作用的。为了更好的激发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内驱力,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把此类实践活动赋予一定的实践学时,甚至是编写校本教材,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三)问题导向,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体系

  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政课存在的突出问题。[4]在提高对思政课建设重视的基础上,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契合点。针对师资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过度依赖第二课堂等问题才会找到破解的办法。高校可通过设立专项经费,以校内科研课题等形式吸引师生关注,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开阔思政课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好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两个重要的教育阵地。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自主学习观,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而坚定文化自信。[5]高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尤其是要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政治理论素养、健全人格、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劳动意识、勤俭生活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有助于思政工作者拓宽教育视野,及时更新教学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就会吸引学生兴趣,达成教育目标。高校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师生头脑为目标,不断加强教师培养,举办寒暑假教师研修班等形式,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又各有侧重点,构建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体系。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6]高校思政教育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赓续中华文脉,助力民族复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也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