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当时学校组建较早的系室之一。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物理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物理系有物理学(师范)专业,下设理论物理、基础物理和实验物理3个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下设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2个教研室。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和团委3个管理部门。

  物理学为学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为校二级特色学科。

  物理学(师范)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校支柱性与标志性专业,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人。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师资队伍。学院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讲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学科带头人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5人。外聘专家、兼职教授6人;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三级教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8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3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16人、沈阳市高级人才3人、校教学名师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9人。

  学院有管理规范、设备完善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以及教具演示设计、金工训练实践、电子技术三个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其中,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学院资料室藏书近万册,图书资料总值40余万元。学院有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射线集团、新松教育集团等23个大型企业和沈阳第120中学、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等41所学校作为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及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办学设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12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获得专利4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8篇,其中SCI/EI检索231篇,专著21部,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双万计划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1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一流课程12门,校重点课程13门。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成果层出不穷,国家级和省级竞赛成绩突出,近两年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奖励241项,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19项,11名学生获得专利证书。学院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年均在350余人次,占学院学生数的43%以上。近年考研率平均保持在40%以上,本科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98%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

  近年来学院与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等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与美国BLOOMSBURG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授予国内外双学位的“3+1”模式办学协议;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签订共建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及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等多项合作协议。

  近几年,学院先后获得“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学运行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先进党总支”、“沈阳师范大学先进集体”、“沈阳市先进基层团委”、“沈阳市教科系统先进党总支部”、“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支部”、“沈阳市先进集体”、“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目前,全院师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辽宁基础教育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为建设学科与专业特色鲜明,健康和谐,高质量发展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而奋斗。

>>学科与专业介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6个硕士点,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理论物理

  1.学科简介

  理论物理二级学科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现已发展成为以引力理论与天体物理,广义相对论与黑洞物理方向为核心,并有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生物物理、天文统计学及量子光学等多个研究方向的较为成熟的学科点。本学科积极开展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理论物理与天文统计学方向研究生。已主持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级项目多项,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多项。近年来,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va Astronomical Society》、《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Science China》、《Physics Letters B》、《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Europhysics Letter》、《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一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全球排名前1%的文章。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具备广博的现代物理知识和坚实的理论物理基础,了解理论物理学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从事前沿课题研究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物理学高层次人才,主要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学科简介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本学科首次在国内明确提出“在一切可能领域,用新型X射线技术代替核辐射技术,坚持突出特色的新型X射线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大方向”。通过自行设计,从国内外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等技术手段,现今X射线实验室已建成为具备研究生开展国际一流创新实验研究基本条件的特色实验室,本学科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本学科的理论核物理研究为国内外关于超重核合成以及远离稳定线核素的性质等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均发表在《中国科学》、PRC、EPJA等国内外高端杂志上。主要研究方向:辐射物理与应用、理论核物理、计算机技术与核电子学。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辐射物理技术领域的科技人才,主要就业方向:X射线相关设备仪器的研究生产和技术检测,辐射剂量和防护监测及研究,放射治疗物理师以及核物理基础理论相关教学与科学研究。

  凝聚态物理

  1.学科简介

  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高水平学科团队,现有教授3人,讲师2人。其中1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多名教师在国内外期刊担任审稿人。近五年来,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并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本学科拥有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齐全。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生大多考取国内重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本学科在磁性纳米结构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方面颇具特色,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复旦大学、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主要研究方向:磁性材料及应用、低维纳米结构及其电子性能、计算物理学、压电铁电物理。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凝聚态物理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态,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需要,可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及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光学

  1.学科简介

  光学二级学科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三年来,本学科团队积极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4项,累计经费2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拥有专利7项,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6人次,校级3人次,2人获得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三年来,该科依托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校级重点扶强学科),积极开展光学实验室建设,筹建了光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与激光技术实验室,投入近百万元,可开设激光原理,光纤通信,光电传感器,激光全息,激光散斑等相关专业实验,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光学,光电子器件与光电检测技术,激光物理学。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脚踏实地严谨治学作风,适应能力强的在光学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光学学科人才,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无线电物理

  1.学科简介

  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本学科拥有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科研实力较强。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创新人才项目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学科教学科研设备完备,拥有实验室及建设平台共5个,教学科研设备先进完备。拥有百千万人才、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拔尖人才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检测与处理,光电智能控制,复杂网络与系统。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宽厚知识面,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验技能,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材料物理与化学

  1.学科简介

  该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本学科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本学科教学科研设备完备,拥有各类实验室4个。其中“特种材料制备与应用”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可开展材料制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及微观结构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本学科在材料的微结构与相变动力学,材料的非平衡性能,合金表面化学吸附和计算材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的非平衡性能与材料仿生,计算材料学,材料的微结构与相变动力,合金表面的有机分子吸附。

  2.人才培养

  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材料物理与化学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学位】

  1.学科简介

  培养以物电技术交叉融合及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主要聚焦电子技术和电路系统、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二个研究领域。将优秀基础研究成果融入应用创新研究,解决“卡脖子”技术,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进行学科交叉和理术结合方式解决“卡脖子”技术,独立研制了“50kV40mA 直流高压发生器”,“120kV1mA 中子短截”,“300kV5mA 便携式探伤机高压电源”装置均为企业实际生产进行按需研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基础成功研发,大幅度提高电池性能,达到国内领先;现有省科研平台3个,市科研平台1个,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7项,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已被选为ESI高被引用文章。

  2.人才培养

  基于电子信息领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和行业工程实际需求,培养掌握学科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规范,具有承担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能力,并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1.学科简介

  聚焦复杂系统控制与应用,检测传感技术一体化及应用二个研究领域,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基础,运用控制原理和方法组成系统,达到或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复杂系统的控制研究内容获批国家科学出版基金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6个,获得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9项;检测传感一体化方面,现有省平台1个,采用专利技术升级了传统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并获得多个奖项。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结合,探索了复杂系统中的控制与监测问题,为实现智能化、自适应化的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助力实现辽宁“智造强省”目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2.人才培养

  基于电子信息领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和行业工程实际需求,培养掌握学科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规范,具有承担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能力,并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专业、国一流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校标志性与支柱性专业。本专业立足东业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辽宁基础教育改革,面向全国,结合学校办高水平大学目标,培养物理学科知识扎实,具备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普物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等。本专业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研究人员,或考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生,或在物理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工作和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非师范类专业、省一流专业)

  本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现有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两个培养方向,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面向全国,以“新工科”为导向,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突出工科特色,立足行业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非师范与师范”交叉渗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等。本专业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电子信息技术各领域中的设计,应用和开发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