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凝聚态物理培养方案
发布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10   浏览次数:10

凝聚态物理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070205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实系统的凝聚态物理理论基础和深厚的系统知识,掌握凝聚态物理实验技能,了解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物理研究和物理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物理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术道德和科学素养;同时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凝聚态物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掌握学术研究方法和技能,学位论文撰写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知识获取、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能力。

  3. 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专业见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基本口语交流能力,适应本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需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外文专业书刊、技术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具有较强的从事相关领域教学及科学研究,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能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机结合,具备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能够胜任科研院校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或生产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为:

  1.磁性材料与应用

  2. 低维系统及其电子结构

  3. 计算物理学

三、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学制为3年。成绩优秀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学习年限最短2年,最长不超过6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至少修42学分。

四、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工作检查等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各科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让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实践中,接受较系统的科研实践和实验室训练。有条件时参与产学研联合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定期举行论文汇报和专业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五、课程学习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3分,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以75分为及格,包括学位公共课(必修,9学分)、学位基础课(必修,6学分)、研究方向课(指定的研究方向必修,至少修2门6学分);非学位课程以60分为及格,包括非学位必修课(必修,4学分)、公共选修课(涵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文献检索与多媒体应用、职业资格培训、人文素养培养等课程,至少修1门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修3门 6学分)、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学生需补修所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门不计学分)。课程考核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第五章“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执行。课程设置详见“培养计划一览表”。

六、实践环节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包括如下环节:

1.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1学分):培养单位需指定本学科必读经典文献和书目,并对研究生掌握经典的情况进行考核。研究生需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阅读大量学科文献基础上,设计研究选题,形成综述报告,就毕业(学位)论文的构思、框架、科学性、可行性等向导师组汇报。通过考核,可获得1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研究生需听取至少10场学术报告,公开作至少1场学术报告,提交1篇省级以上在本学科领域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代表学术水准的研究报告,经导师组认定考核通过,可获得1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3.实践教学(2学分):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实践结束后,要由实践所在单位做出鉴定,本人撰写详细报告,考核通过,可获得2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即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前),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业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各个培养环节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多次考核仍不通过者应予以分流或退出。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第八章“中期考核”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个人研究计划、预开题和开题、论文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切实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5 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完成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可以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相应硕士学位。

十、专业文献目录

 (一)专业著作

1.曾谨言.量子力学(卷)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

3. Dirac,P. A.(1958).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狄拉克.量子力学原理[M].陈咸亨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5.苏入铿.量子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6.徐在新.高等量子力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Bjorken ,J.D.and Drell ,S.D. (1964).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8. 纪哲锐.相对论量子力学[M].苏大春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9. 马中骐.物理学中的群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0.马中骐.群论习题精解[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

11.北京大学物理系编写组.量子统计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雷克[].统计物理现代教程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3.雷克[].统计物理现代教程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4.李政道.统计力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5.李正中.固体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姜寿亭,李卫.凝聚态磁性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7.阎守胜.固体物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冯端,金国钧.凝聚态物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0.金国钧,冯端.凝聚态物理学(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Chaikin ,P.M., &Lubensky, T.C. (2002).Principle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Buschow,K. H. J. F. R. de Boer.(2003).Physics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3.戴道生,钱昆明.铁磁学[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

24.R.C. O'Handley.现代磁性材料原理及应用[M].周永洽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5.周寿增,董清飞.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26.近角聪信[].铁磁性物理[M].葛世慧译.张寿恭校.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7.胡瑶光.量子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8.黄勇,崔国文.相图与相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9.丁培墉.物理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30.张孝文.固体材料结构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1.浙江大学等编著.硅酸盐物理化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2.徐祖耀.金属材料热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3.Burke,J. Pergamon.(1965).The Kinetic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 Oxford.

34.Christian,J. W. Pergamon.(1965).The Theory of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 and Alloys.Oxford.

35.魏毅强等.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6.史万明等.数值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7.石瑞民.数值计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8.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9.梁志德,王福.现代物理测试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40.钟维烈.铁电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1.王春雷,李吉超,赵明磊.压电铁电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2.符春林.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3.许小红武海顺.压电薄膜的制备、结构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4.S.E.Koonin.计算物理学[M].秦克诚译.北京:高教出版社,2002.

45.S.E.Koonin.计算物理学[M].马文淦等.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46.杨晓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二)专业期刊

1.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

2.稀有金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3.稀土. 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

4.材料科学与工程. 浙江大学.

5.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理论所.

6.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

7.物理学报(中、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

8.量子电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9.半导体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0.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

11.计算物理. 中国核学会.

12.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

13.低温与超导.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14.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

16.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17.材料热处理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8.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会.

19.激光杂志. 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

20.材料科学与技术杂志. 中国金属学会.

21.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2.中国科学(材料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十一、培养计划一览表

培养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凝聚态物理

最低学分:42

研究方向

1. 磁性材料与应用         2.低维系统及其电子结构         3. 计算物理学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修业

要求

学位

公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试

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任选一门

通识学术英语/日语/俄语

6

108

12

考试

必修

学位

基础

凝聚态物理学导论

3

54

1

考试

必修

计算物理

3

54

2

考试

研究

方向

磁性物理学(123

3

54

1

考试

指定研究方向必修,26学分

压电铁电物理123

3

54

2

考试

非学

位必

修课

专业外语

2

36

2

考试

必修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2

36

2

考试

必修

公共选修

查看当季课程表

2

36

 

考查

任选一门

专业选修课

数值分析

2

36

1

考查

至少修3门,至少修6学分

相图理论

2

36

1

考查

群论

2

36

2

考查

非线性动力学

2

36

2

考查

高等量子力学

3

54

2

考查

补修

课程

理论物理基础

0

 

学生自行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者必修

材料科学基础

0

 

实践

环节

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

1

 

4

答辩

必修

学术活动

1

 

1-6

考查

必修

实践教学

2

 

1-6

考查

必修

论文

毕业(学位)论文

5

 

5-6

答辩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