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材料物理与化学培养方案
发布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10   浏览次数:10

材料物理与化学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工作能力的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科学实验技能。

  3.具有较宽的国际视野,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新发展、新动向。

  4.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为:  

  1.计算材料学与材料设计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material design  

  2.材料微结构与相变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materials.  

  3.材料的非平衡性能与材料仿生 Non-equilibrium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material biomimetics     

三、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学制为3年。成绩优秀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学习年限最短2年,最长不超过6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至少修满42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少修满42学分。成绩优秀,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对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工作检查等重要环节因有道是组集体讨论。

  2.完成要求的课程学习,各科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以科研课题带研究生。让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实践中,接受较系统的科研实践和实验室训练。有条件时参与产学研联合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

  4.定期举行论文汇报和专业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五、课程学习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3分,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以75分为及格,包括学位公共课(必修,9学分)、学位基础课(必修/可选修,至少修26学分)、研究方向课(指定的研究方向必修,至少修26学分);非学位课程以60分为及格,包括非学位必修课(必修,4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修1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修3 6学分)、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学生需补修所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门不计学分)。课程考核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第五章“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执行。课程设置详见“培养计划一览表”。

六、实践环节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包括如下环节:

1.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1学分):培养单位需指定本学科必读经典文献和书目,并对研究生掌握经典的情况进行考核。研究生需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阅读大量学科文献基础上,设计研究选题,形成综述报告,就毕业(学位)论文的构思、框架、科学性、可行性等向导师组汇报。通过考核,可获得1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研究生需听取至少10场学术报告,公开作至少1场学术报告,提交1篇省级以上在本学科领域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代表学术水准的研究报告,经导师组认定考核通过,可获得1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3.实践教学(2学分):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实践结束后,要由实践所在单位做出鉴定,本人撰写详细报告,考核通过,可获得2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暂行规定》执行。

4.教学实训(2学分,教育类研究生参加教师资格免试者)。对于参加学校教师资格免试认定的教育类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有特殊要求,即必须为教学实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学期。实践结束后,要由实训所在单位做出鉴定,本人撰写详细报告,各培养单位、导师认真考评。考核通过,可获得2学分。

七、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即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前),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业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各个培养环节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多次考核仍不通过者应予以分流或退出。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第八章“中期考核”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个人研究计划、预开题和开题、论文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切实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5 学分。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完成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可以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相应硕士学位

十、专业文献目录

(一)专业著作

1.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石德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材料科学基础》社,2000

3.潘金生等《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方俊鑫,陆栋主编,《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曾谨言,《量子力学》(卷)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P. A. Dirac,《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9.冯端等著《金属物理学》科学出版社

10.汪复兴编《金属物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1.陈景榕、李承基编《金属与合金中的相变》冶金工业出版社

12.N.F.Mott and H.Jones, The Theory of the Properties of Metals and Alloy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F.Seite, The Physics of Metals, McGraw-Hill

14.D. 罗伯著,项金钟,吴兴惠译。《计算材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15.李人宪著,《有限元法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

16.何明一著,《神经网络计算原理、语言、设计、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7.张启仁著,统计力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8

18.R.K.帕斯里亚著,湛垦华,方锦清译,统计力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第一版

19.马中骐,《物理学中的群论》,科学出版社

20.马中骐,《群论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

21.黄勇、崔国文著,《相图与相变》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2.丁培墉著,《物理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23.张孝文著,《固体材料结构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24.浙江大学等编,《硅酸盐物理化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25.徐祖耀著,《金属材料热力学》科学出版社(1981

26.J. Burke,The Kinetic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Pergamon, 1965.

27.J. W. Christian,The Theory of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 and Alloys Pergamon, Oxford, 1965.

28.魏毅强等编.数值计算方法.科学出版社.2004

29.史万明等编.数值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

30.石瑞民主编.数值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1.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梁志德,王福.《现代物理测试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

32.刘秉正,彭建华,《非线性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3.Nicolis GPrigogine I,《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  徐锡申等译,科学出版社。

34.李如生,《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

35.谢蕙民,《复杂性与动力系统》,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二)专业期刊

  1.金属学报

2.稀有金属     

3.稀土

4.材料科学与工程

5.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6.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7.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8.量子电子学报  

9.半导体学报

10.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11.中国核科技学报         

12.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3.核技术

14.低温物理学报            

15.物理学进展             

16.力学学报            

17.声学学报

18.天体物理学报           

19.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1.计算物理               

22.辐射防护            

2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4.强激光与粒子束          

25.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6.光子学报            

27.低温与超导

28.高压物理学报            

2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0.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1.材料科学与工艺

32.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33.材料热处理学报        

34.中国稀土学报            

35.波谱学杂志固体力学学报                      

36.激光杂志

37.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十一、培养计划一览表

培养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最低学分:42

研究方向

1.计算材料学与材料设计     2.材料微结构与相变
3.材料非平衡性能与材料仿生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修业

要求

学位

公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试

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任选一门

通识学术英语/日语/俄语

6

108

12

考试

必修

学位

基础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3

54

2

考试

至少修2门,至少修6学分

固体物理学

3

54

1

考试

金属物理学(1,23

3

54

2

考试

指定研究方向必修至少修2门,至少修6学分

计算物理(1,23

3

54

1

考试

非学

位必

修课

专业外语

2

36

2

考试

必修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2

36

2

考试

必修

公共选修

查看当季课程表

2

36

 

考查

任选一门

专业选修课

群论

2

36

2

考查

至少修3门,至少修6学分

相图理论

2

36

1

考查

数值分析

2

36

1

考查

非线性动力学

3

54

3

考查

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

3

54

3

考查

计算机应用

2

36

3

考查

补修

课程

理论物理基础

0

 

学生自行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者必修

 

0

 

实践

环节

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

1

 

4

答辩

必修

学术活动

1

 

1-6

考查

必修

实践教学

2

 

1-6

考查

必修

论文

毕业(学位)论文

5

 

5-6

答辩

必修